<b id="p753v"></b>

      <pre id="p753v"><menuitem id="p753v"></menuitem></pre>

      <var id="p753v"></var>
      <mark id="p753v"><listing id="p753v"><p id="p753v"></p></listing></mark><sub id="p753v"></sub>
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p753v"><dfn id="p753v"><var id="p753v"></var></dfn>
            <mark id="p753v"></mark>
              <delect id="p753v"></delect>

              <i id="p753v"><th id="p753v"></th></i><nobr id="p753v"><dfn id="p753v"></dfn></nobr>

              文章
              • 文章
              搜索
              首页 >> 证券行情 >> 周孝信:绿电替代+绿氢替代或将成为能源转型的终极目标
              详细内容

              周孝信:绿电替代+绿氢替代或将成为能源转型的终极目标

              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,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,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,在“双碳”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,大力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已经成为各界共识。

                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了解到,科技创新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当中的作用更加凸显、更加重要,这也必将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。因此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,支撑引领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,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经济可持续发展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水平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。

                “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非常重要,一个国家整个能源消费形势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看得很清楚。”近日,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以“聚焦绿色新能源,推动交通电动化”为主题,在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上做了分享。他表示,绿电替代+绿氢替代或将成为能源转型的终极目标。

                电力系统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,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?或者说达到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?在周孝信看来,第一是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,第二是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,第三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,第四是数字化智慧化能源,第五是清洁高效低碳零碳,第六是高韧性本质安全可靠电力系统。

                对于应对,周孝信则认为第一是大力发展各类储能技术,第二是实现源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,第三是实现受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,第四是大规模的能源电力输送系统,第五是建设结构合理、安全可靠的配用电网络,第六是能源电力市场的建设,包括灵活性调节市场、绿电市场、碳的市场、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等。

                数据显示,一次能源消费由三部分组成:首先是化石能源。逐步会被非化石能源所替代。其次是非化石能源电利用。这是当前能源领域、电力领域都在尝试的践行,即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,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和部分的非电利用,此举为“绿电替代”。最后是非化石能源非电利用。即工业、交通及民用领域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非电利用,这也是绿电替代的一部分。据预测,到2060年,非化石能源电力预计将占71.9%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此外绿氢替代方案也分三部分:绿氢非电利用、绿氢发电利用还有合计(两部分加起来)。预计氢能将在2030年开始进入一次能源。预计2060年全国需要绿氢将达一亿吨。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作比较可以看到,总体体量差距不大。”周孝信表示。

          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周孝信判断此前的“西电东送”将来或就变成“西能东输绿色能源电力传输系统”。这背后基于我国西部资源非常丰富,还要大量发展可再生能源,单纯依靠电力输送,挑战压力较大。如将这些能源集成氢,氢再变成可输送的、可储存的燃料,即绿色燃料,这个输送就是西能东输。“两条腿走路,以电为主附加绿色的燃料,来代替现在的化石能源的输送。”周孝信补充道。

                据悉,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为期三天,由1场重磅主论坛、3场专题活动、9场主题论坛共同构成。已召开三场专题活动“应对气候变化低碳能源国际论坛”、“第7届电池设计与管理青年学者论坛”、“eTransportation编委与作者圆桌论坛”,引发高度关注。开幕式及主论坛,国内外院士、专家学者,以及高校科研机构、企业界、国际组织等近千名代表参会。

                大会由欧阳明高院士发起,eTransportation国际交通电动化期刊主办,以科技创新为主线,以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的交叉融合为方向,展开深入研究讨论与交流。


              文章来源:中国经营网



              《太阳能》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-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-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


              技术支持: 酷站科技 | 管理登录
              seo seo
             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播放